中视中文网融媒体发布中心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 >> 昔日梨园之印象
详细内容

昔日梨园之印象

年过花甲的爷爷,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把自家所有的坯房屋,全部联营到群益瓷厂(现人民瓷厂),过着休闲自在的曰子。为了打发时光,他隔三岔五地领着我去看戏,故对早年几家剧院的记忆,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

当年,我们景德镇仅有四家剧院,即京剧、赣剧、越剧和釆茶剧。京剧院地处热闹的南门头十字路口,赣剧院则在斗富弄沿河边,而越剧院和采茶剧院,分别跻身于幽深的程家上巷和毕家下弄内。

那时的剧院,设备较为简陋,夏无吊扇,冬缺空调,就连演出必备的音响都没有,演员全靠训练有素的噪音来演唱。好在那时剧场空间不大,一般只能容纳三四百人,即使坐在后排,也能听清台词和唱腔。各剧院的结构大致雷同,均为局部两层:剧场中间均为木靠椅的对号席,而后厅楼上及底层两旁,则是长板凳的普通座。

早年的镇巴佬,大都像我爷爷一样目不识丁。故验票处都站有三五个佩有红袖章,提着手电筒的工作人员,引导缺少文化的观众对号入座。

据我回忆,各剧院的票价相差无几,对号席大致为三角至四角五分一张票,而普通座一般只需一角五便可购到。普通座是不对号的,先到先坐,来晚了只能挤在视觉较差的旮旯里。一向节俭的爷爷,总是购买普遍票。好在我念书时作业不多,每当晚上爷爷想去看戏,便叫我提前做完作业,为他佔好位子,故此我没少进剧院。

在电视机尚未问世的年代,各剧院都是观众盈门,场场客满,特别是春节期间,更是火爆异常,即使天天加演日场,仍是一票难求。正因如此,剧院无须绘置大型广告,只要售票处或巷弄口,掛块写有当日演出剧目及主演大名的“水牌”,观众就会根据各自喜好前来购票。

当年各剧场内皆设有茶水点,好品茶的观众,只要花上三五分钱,便可沏上一杯香茶。演出过程中,专职人员提着水壶,来回巡视,一见观众举杯,便挤进座位,添加热水,十分周到。几个提篮小卖的剧场家属,游走在楼上楼下,不停地轻声吆喝:花生、瓜子,香烟、糖果,爱吃零食的观众,只要花上一两毛钱,便可边观戏,边解馋,方便极了。

 

明清前夜:

由于爷爷酷爱看京剧,故我随之欣赏过不少传统剧目。像王富英演的《海瑞上疏》、刘五立演的《三叉口》、张铭声演的《欧阳德》等。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陈啸兰、韩湘文联袂主演的《红娘》。据说该剧早在1959年8月,应邀赴庐山为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进行汇报演出,受到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親切接見。1979年,该团还编排了由市委宣传部老部长胡仲愚创作的,反映景德镇历史题材的现代京剧《龙床恨》,作为建国三十周年献礼剧目,赴省参加调演,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鉴于爷爷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一辈子没带奶奶看过一场戏。还是“文革”后,各剧院恢复演出时,年逾八旬的奶奶,才随我看了一次由丑角王子有主演的京剧《十五贯》,令她兴奋不已,乐得几天都合不上嘴。

为了调剂“口味”,爷爷有时也会去看赣剧,对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程履芬根据浮梁当地民间传说,撰写的连台赣剧《天宝图》。在近两个多月演出的日子里,我爷孙俩竟是一集没漏,全剧看完。李三宝仗义疏财,除暴安良的传奇故事,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

当年的越剧团大都为女演员,爷爷认为她们的表演缺乏阳刚之气,从不涉足。我与越剧相识,则是因妻子酷爱越剧,每当我俩恰逢同休之时,便相约剧场会面。在恋爱近两年的日子里,我俩先后观看了由王世玉、陈红霞等主演的《红楼梦》、《盘夫索夫》、《孔雀东南飞》诸多传统剧目。记得杨红玲在这些戏中扮演的丑角,令我忍俊不禁,常常为此笑醒。直到儿女们相继出生,我俩才止步于此。但那独到清新婉转的优美唱腔,如余音绕梁,久久梦萦在我的脑海。

涉猎釆茶剧团,还是我参加工作之后。当时,该剧团率先创作出一批反映瓷业工人革新创造和增产节约的现代戏剧,如《有窍门》《窑前战歌》等,第一次将坯房佬的光辉形象搬上舞台,对当时的陶瓷生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效果。给我印象较深的剧目,还有乐西馨主演的《小保管小任》等。尤其是在《孙成打酒》中扮演皮匠一角色的王建国,其补鞋戏剧动作表演,维妙维肖,令人叫绝。

 

明清前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毛主席在庆祝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关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有力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古镇戏剧舞台也随之空前繁荣。继原有的四大剧院,又在新落成的群英堂,组建了市歌舞话剧团(不久便改组为两个独立的团队,即市歌舞团和话剧团)。其骨干演员大都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剧院,其中也选聘了本市企事业单位的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加入,其中我熟悉的就有楊爱日、程金梅、龚林贵、施火荣等老同学、老同事和好朋友。

此时,我正在昌江商场餐饮部当服务员,该剧团的崔可夫导演,杨年康指挥及刘钊、何时、傅守信、杨依莲等主要演员,曾是我们餐厅的常客,他们每次彩排新戏,都会第一时间约我前往观看,令我至今记得的剧目就有《箭杆河边》、《海防线上》、《李自成》及《霓虹灯下的哨兵》等。这对我日后进行群众性业余创作和表演,有着直接的启示和帮助。

后来,由于“文革”运动的干扰,加上电视的迅速普及,曾风靡一时的几大剧院,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野,给像我这样的戏迷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思念。

 

  余炎焇

2024年8月

个人简介:

       余炎焇,祖籍都昌,1944年10月出生于江西景德镇,高中文化。早年在饮食服务公司当服务员、办事员,调入景德镇陶瓷厂后,曾任该厂基建科长、办公室主任兼厂长助理。

       退休后,即在老年大学现代文学班学习。随后加入《瓷都晚报》老年记者团,成为该团的首批成员。

微信图片_20240815085845(1).jpg






seo seo